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潛伴制度

潛伴制度

不論任何一種潛水方式,避免獨潛都是第一安全守則 !

尋找彼此能力相近,合適的潛伴是非常重要的。潛伴最重要的就是 「彼此照顧的責任」, 「安全考量」, 「遵守潛水計畫」

通常至少兩人一組,於下潛時,彼此照顧。彼此距離盡量維持在 2m 內,進行較大深度下潛或較長時間閉氣時。需彼此知會。盡量避免於能見度不佳強流之水域進行大深度下潛。

並且需約定應變計畫,約定好上岸集合地點,或水面集合點。當尋找不到潛伴時,放棄該次潛水,前往集合地點集合。約定時間內如未能集合,即通知水上搜救組織進行救援。

潛伴之責任 :
1.      下水前確認彼此裝備狀況良好,完整,配重是否適當,是否攜帶適當浮具。
2.      注意水面船隻狀況。
3.      注意海面浪況,海水流向,與陸地的相對位置。
4.      注意水下潛伴行進位置以及身體狀況。
5.      注意潛伴上浮是否有失去身體控制力的狀況 ( LMC or SAMBA )
6.      注意潛伴是否有發抖,或臉色過度發白,呼吸急促症狀。
7.      彼此約束,準備好緊急應變計畫,並確實執行,必要時立刻放棄該次潛水。
8.      觀察潛伴體力狀況,如有任何一方體力不繼,則需立刻返回。

不論海中有任何多麼吸引你的事物,『安全』是潛水活動的最高守則,切忌不可因為任何原因而忽略安全!

水面緊急救援
淺水昏迷 (Shallow Water Black Out),通常發生在 0 – 10m 內,當潛伴在水下失控,大量吐出氣泡,甚至昏迷時,立刻下潛將潛伴拉上水面。並執行緊急救援步驟如下:

1.      如有助浮裝置立刻打開助浮
2.      使潛伴頭部維持朝上,並脫下面鏡
3.      朝臉部吹氣,輕拍臉頰,叫喚潛伴名字
4.      即便醒來,也需放棄該次潛水,上岸進行進一步檢查


下海前的準備

下海前的準備


海洋,是美麗而值得深度探索的。但海洋的多變,我們也需要懷著敬畏的態度。做好下海前的功課,不要過度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要過度低估海洋的變化。才能確保每次下海的愉快與安全.

對於陌生潛水點,或陌生海域,切勿自行下水,必須尋找適合的導潛。避免發生意外.

出發前,必須先確認海域的狀況。詢問附近的潛水店,或是觀看氣象局海象報告,取得浪高,海溫,颱風警報資訊。再決定是否下海,以及潛水計畫.

避免獨潛,至少兩兩一組,慎選選擇能力相當適當的潛伴,在發生危機時才能彼此救援。準備好緊急狀況應變措施,緊急聯絡人降低危機處理風險

準備好潛水計畫,上下岸點,時間,成員數。路線,備用計畫。並且通知成員以外第三人,做好風險迴避及控管.

下海前,必須確定裝備皆可正常使用,面鏡不可進水,呼吸管通暢,蛙鞋正常,如果附近可能有船隻經過,需準備潛水旗,或是浮球。

休閒潛水,切勿獨自挑戰極限,或超出平時練習過大之挑戰。也不可將體力耗盡,須預留適當體力回程。以免發生意外.

潛水時,需時常注意岸邊與礁石位置,以免被海流帶走偏離.

如被海流帶走時,切勿驚慌。保持體力,另外尋找適當上岸地點。如離岸太遠,則設法保持體力,等待救援.

水溫 27 度以下時,至少著 3mm 以上防寒衣,以免長時間失溫.

參考網站
中央氣象局,浪高,海溫,颱風警告 http://www.cwb.gov.tw/V7/

東北角潛水客棧 http://diver228.divers.com.tw/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我的原鄉

海浪是有記憶的,有生命的,射到大魚不是了不起的事,但海能記得你的人,海神聞得出你的體味,這才是重點。」(《海浪的記憶》)夏曼‧藍波安。



我想,成為一個海人,這句話該是最平淡貼切的了。

在海裡,玩了這麼多年。
從一開始,戒慎恐懼。到現在,每一次下海,都像回家。

對於不熟悉的海域,我依然存著敬畏。
對於熟悉的海域,我心裡感受著被接納。

我的骨血裡,藏著海味。是我這些年來,慢慢的累積。
第一次下海的恐懼與震驚,到現在依然沒有褪去。

海裡,繽紛而紛擾的聲音,此起彼落。
深藍,顫動著,讓我敬畏也帶著感恩。

每每望向不見底的深藍,心裡都遙想著,這裡會是我的安息之地嗎?

我的呼吸,停止。
我的靈魂,與這大海接合了。

這時候的我,是回到了原鄉了嗎?

我長年旅行,所尋找不獲的原鄉,是藏在那片深藍之下嗎?









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

我的放鬆方式

對於放鬆這件事,其實真的是很多人的疑問。
我想就個人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閉氣潛水裡。我覺得放鬆可以分為 3 個部分。

1. 精神

2. 心肺

3. 身體軀幹

精神就是心態想法的轉換。而身體的部分,我把心肺跟身體軀幹分為兩個部分。
所以,如何不消耗身體軀幹的氧氣,而讓心肺氧氣提升,這會很重要。

身體的氧氣要重新回復,是非常緩慢的。但心肺跟大腦就快得多。我個人的經驗是,如果軀幹過於耗力,那就會抽走心肺所需氧氣。缺氧的感覺會瞬間湧上。

而守住口中這口氣,是非常重要的。

不論多麼痛苦。這口氣都必須守住。因為要避免所有可能的危險狀況。尤其是大深度潛水。
這口氣非得守住不可。因為這可能會導致淺水昏迷



而放鬆的程序上,我會按照以下程序

1. 精神放鬆:


嘗試幾次小深度的下潛,與輕鬆的閉氣。把心的狀態調整一下。專心在潛水上,放掉心裡的很多顧慮跟想法。專心感受水的一切。

2. 身體狀態調整:(潛水反射誘發)


在較淺的深度(可能3-5m),開始較長時間的的閉氣。並注意休息時間與閉氣時間之間的關係。查看自己今天的身體狀況。觀察心跳狀況(可以觸摸脈搏)

此時休息時間會比較短,並且避免肢體有過大的動作耗氧。

然後慢慢增加深度。到約 10 - 15 m 上下。
並慢慢嘗試增加閉氣時間。(大約到 7 - 8 成力)

3. 正式開始潛水

開始在水面漂浮,長時間呼吸準備 ( 5 分鐘以上),將身體的軀幹損耗的氧氣補回。此時心跳應該已經降下來。( 至少要回到一般陸地上正常呼吸的速度)

以較深較長的的呼吸,做呼吸準備,在下潛前 1 分鐘,回復到正常呼吸深度。
並且呼吸準備時間至少是潛水時間的 2 倍以上。

並且要注意心跳。不可讓他加速過快。並提醒潛伴做安全確保。

並且以最小的動作下潛,盡量使用自由垂降的方式下潛。
盡量輕鬆自在的去感受水流與下潛。


並且要注意,是否有流眼淚,或是任何不適狀況。
並且要注意每一次下潛的閉氣時間與呼吸準備時間,相對的身體狀況。
並保留足夠體力踢回岸邊 !




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 ^





2013年2月3日 星期日

小琉球 散心

海洋,我沒有人帶我去認識。
我是一次的因緣際會,到了綠島的海洋。從此我覺得,我找到了我遙遠記憶裡的家鄉。

投身入海。

除了身體回到海洋原鄉,更是只能藉由閉氣,喚醒我身體裡遠古的記憶。
身體的一切病痛,心裡的煩憂,都隨著海洋的氣泡,暫時煙消雲散....






跟著琉球血統的 Hiroshi 桑,去小琉球散心   ^  ^




相思麵,是地名相思 ^ ^ |
在美人洞的小站台 !!  Cool !!  兩位帥哥 ! Hiroshi & Mark

Ryan(左), Mark (右)




相思肉燥飯 ! 讚 !!





相思麵老闆, 老來還可以相思 ^ ^

相思麵, 兩塊叉燒湊成愛心  ^  ^

莫名其妙去淨灘, 美麗的大葉槐

閉氣當休閒娛樂飯後活動 XD

超級正點,櫻花蝦炒飯 !!



a

這麼讚的天氣卻要離開了 T. T  下次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