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

乾淨流動的海水對外傷的治癒力

前言:

由於在網路上很缺乏海水對身體治癒的資料,大多是恐怖的海洋弧菌感染,截肢送命的文。
這次剛好受傷,被海水給強力的治癒了,所以想特別寫下紀錄跟大家分享。

而且我也不是唯一感受到海水治癒力的,還包含了同行的 Eddie, 也是深刻感受。



11/15
這次我去到菲律賓南端的海洋去探點,意外騎車滑倒,導致身體右側大面積擦傷。但已經跟船家約好要出海,而且我也一直相信流動乾淨的海水,對於身體的治癒力,所以照原預定下海。

初下水時,傷口的極度刺痛讓整個身體都酸麻了。大概過了 20 分鐘以後酸麻感逐漸消失,在比較冰涼的海水層 28-29 度左右的感覺非常舒適。但30度以上的會感覺刺痛。

在大約泡 2.5 小時海水之後,只要不離開海水就不會感覺到不適。

上岸後觀察傷口大致上已經沒有流血,表層有薄薄的一層皮膜形成,這讓我大感訝異,因為過往在海中受傷的經驗大多是被礁岩割傷,表皮比較完整,只要清乾淨傷口,然後泡海水到不再流血,傷口收口,都會非常快好。這一次卻是大面積的表皮擦傷,按照常理來說,即使清潔敷藥後,最快也要一週以上才能收口結痂。但僅僅 2.5 小時的海水,就在表面形成了皮膜?實在快得不可思議。但傷口附近的紅腫發炎看起來還在。

回旅館後,有重新檢視傷口,消毒殺菌,上藥。

11/16
第二天早晨,傷口有一些組織液乾掉還有前一天的藥有點結晶化。一樣出門,大約中午左右下海,一樣刺痛,感覺傷口的藥在慢慢脫落,索性在海中搖晃手臂讓藥完整脫落,大概半小時上岸後看到一層白色類似漿膜,但不會亂流。

下午去了另一個流水較強處,可能因為中間騎機車交通,手臂的刺痛感比中午更痛,刺痛蘇麻了大概半小時才比較好。上岸後整個手臂的紅腫消退不少,表面有比較明顯的皮膜,乾燥後沒有流組織液,表層也可以輕微碰觸。

從沒有兩天就可以恢復到這種程度的經驗!
回旅館一樣消毒殺菌,但沒有上藥,因為紅腫已經消退許多,而且上藥似乎會結晶沾黏所以暫不上藥。



11/17
早上起床檢查,沒上藥果然就不會出現結晶沾黏的情況,紅腫消退得更多了,但輕微碰觸還是會有點痛。這兩天潛水份量有點太高,身體沒有恢復得很好,所以上午再多休息一下。

下午回南端流區潛水點,初下水時還是會刺痛,但比起前兩天還是有好一點。今天流水比較弱,也比較濁,大概一小時就上來了。

回民宿有消毒上藥。

11/18
今天探點結束,要回台灣了,所以無法再下海。
回台灣後消毒清潔,因為已經好大半,表皮也開始恢復,暫時不上藥。



11/19
打文章時的傷口紀錄




總結:

這次去菲律賓南部的海水真的是相對乾淨許多,也有保持流動,跟台灣的相比之下比較不會有黏膩感,身體也有很好的清潔效果,上來沒沖洗自然乾燥也不會覺得不舒服。

原本在台灣我就會尋找流動相對快速,乾淨的活水來協助傷口的復原,以往的成效也很好,但這次是好到誇張,很難想像以目前醫療的方式,這樣的傷口要多久才能復原。

3-4 週?如果中間處理不當可能直接就化膿感染。

回來查詢網路資訊後,發現都只有關於海洋弧菌感染的資訊,泡海水治病的只有一則「老人泡海水意外治癒皮膚病」http://www.epochtimes.com/b5/3/8/3/n352743.htm

下海要 20 年了,其間大大小小傷口經歷許多次,第一次是因為騎車摔倒,左手小指經過兩週的治療沒有好轉反而化膿發出臭味,所以選擇信任我下了好幾年的海,在 2 小時的潛水後,原本爛掉的肉都自己清乾淨了,也絲毫不會覺得疼痛。後來也沒上藥 3 天就自己好了。

自此以後,我有什麼傷口難好的,就直接去泡海水,在海裡的傷口更是會盡量泡到不流血收口後再上岸。

我也可以理解海洋弧菌的可怕,但親身經歷後,如果是流動良好乾淨的海水,那真的是很有療效。如果是骯髒不流動的那就完全無效,甚至會加重病情了。

另外,有好幾次傷口明明在海水裡收好了,也不會痛狀況良好,但上岸洗澡碰到自來水以後就幾乎是立刻紅腫發炎。這引發我對自來水是否乾淨的質疑。


以下提供我個人處理的方式給大家做參考:

1. 陸地上受傷如果附近就有好海水,可以直接下去泡海水消炎止痛。如果沒有還是要先清潔傷口,挑出泥沙,才能避免發炎。

2. 在海裡受傷,檢查沒有異物卡在組織後,可以用手先壓住傷口,泡在海水裡,剛開始幾分鐘會痛,但很快就會舒緩,等到放開沒有繼續流血後再上岸。

3. 如果無法持續利用海水治療,那上岸後還是要盡量清潔乾淨,保持乾燥,盡量不要包住傷口,可以使用專用消毒殺菌液,或是白藥水,清潔傷口。最後在抹上一層薄薄的皮膚藥膏即可。

4. 如果傷口有潰爛發炎狀態,請儘速就醫。



~ 願  大家潛水平安  下海能見度破30  處處有魚群 ~


2019年11月5日 星期二

旅鯨 2019 1103 潛水日誌

旅鯨 2019 1103 潛水日誌

開始步入秋冬交接之處, 海溫還在 22-24 之間搖擺, 其實就是跟初春的海溫相同, 在初春的時節如果可以看到 22 度以上的海溫, 就代表潛水的季節即將來到了, 但在相似的海溫, 秋季卻是代表潛季即將結束的尾聲.

北風已然開始, 海面的水紋耀動也從平靜而穩定的波長轉變成了無數的小震盪的模式, 這些年來, 當海面呈現震盪模式之後, 幾乎就是宣告了冬季的來臨, 海流已經開始變化了.

但這陣子已經出現了小震盪, 海溫卻還有 22-23 , 這是奇特的事情, 我以為會更低些.

海不算濁, 能見度還有 5-8m, 10m 隱隱約約可見. 近岸水中充滿了氣泡, 所以看似能見度不好, 但其實還算是不錯的.

整個龍洞只剩我們還在潛水, 稍微離岸, 湧浪高度已然有 1.5m-2m, 算是頗好玩的, 再高就要預防突然浪頭轟炸下來, 那就頗疼了.

帶著兩個孩子一起下水, 這樣的水溫有偏低一點, 但我還是抱著信心帶他們下, 果然孩子們只要玩興夠, 是可以暫時忽略水溫偏低的問題. 他們第一次在這樣的湧浪下潛水, 也只是第二次下海, 能夠有這樣的湧浪招待是很幸運的, 就像打預防針一樣, 強度低的浪可以增加身體的抵抗力. 拉扯的水流可以讓它們理解自己的力量在自然中是多麼的渺小. 這是很好的一課.

一道又一道的浪襲來, 我讓他們以自己的力量出海, 對這樣的孩子來說是嚴苛了一點, 但只要他們也願意傾聽浪的節奏頻率, 他們就能順利地出海, 即使不是那麼輕鬆, 在浪裡稍微掙扎了一下, 但那也是成長所必需的養分.

當孩子們還在浪中上上下下時, 我靜下來放開了身體的感知, 去閱讀每一道浪跟流水帶來的訊息, 對我來說, 海像是我的教堂, 每次下海都是跟海洋神靈的溝通與祈禱. 我以身體的輕微動作回應著海裡的自然神靈, 那比較不像人類的語言, 而是一種身體的回應與舞蹈, 氣息的相互融合. 在我下海碰觸到海水的那一瞬間就已然開始.

我的身體就像是有著與海洋連接的神經一般, 即使我一個人在海裡, 也不會是孤獨的, 而是跟這巨大的自然接合, 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我喜愛這種感覺, 身體整個變得很敏感, 尤其是兩側肋骨跟後背, 就像是魚的側線一樣, 它們變成了我的聽覺, 觸覺, 視覺系統, 讓我看見海流的線條與模樣.

兩個小孩在這時就顯得更加顯眼, 因為他們在海裡是如此的僵硬, 擾亂了身邊的海流, 魚也都躲著他們, 就像我們在街上躲著哭鬧的孩子一樣, 人類啊, 就是這樣, 感官與知覺都離海很遠了, 等他們找回海裡的記憶, 我們再來想要不要接納他們.

回程時拉扯的海流變得更強了, 孩子們也開始有點驚慌, 在海中最危險的就是慌亂了, 但也最能看出他們的本質是甚麼, 一個開始試圖用自由式跟海流對抗, 另一個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浪區四處張望. 入灣前的轉角處, 水流變得很強, 已經超越了他們能對抗的強度太多, 但我可以看見這其中還是有空隙可以滑進水流的流道之中, 我跟鯊鯊各自帶著一個孩子回來.

龍洞灣很常見到老鷹, 他們在空中滑翔時, 是很美的姿態. 剛剛我們似乎也在海流中滑翔著, 我們從不與自然對抗, 因為那根本沒有必要, 要有那流水才能承接起我們的翅膀, 我們才能展鰭滑翔.

#海洋塾 #旅鯨 #自由潛水 #龍洞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