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5日 星期一

為何初學自潛不一定要從法藍茲法開始?

很多學生都會問我,為什麼不先教法藍茲平壓法?

在我的經驗來說,有以下的因素所以不是很希望初學太過執著在法藍茲法。

※ 法藍茲法跟喉部相關肌肉使用有關,有些人相關肌肉平日沒有使用,所以需要時間做相關肌肉運動,需要相當時間才能學會,會影響到其他部分的教學(就算有些學員會了,但我也不會告訴他,因為這樣只會徒增困擾)

※ 10m 內如果無法使用捏鼻法平壓,可能相關通道,鼻息肉有阻塞,硬推不一定會過,也可能逆阻塞更痛苦

※ 在使用捏鼻法平壓久了,喉部相關肌肉也會多少運動到,通常一段時間潛水後,就已經是使用法藍茲法而不自知,只需要釐清動作跟原理即可。


在初階課程中,最重要的是「完成一次完整的自由潛水」。而不是要做到最大深度。

呼吸準備 → 躬身下潛 → 平壓  → 自由落體  → 滯底  → 上浮  → 回復呼吸

這些才是初階課程最重要的。良好的基礎動作、習慣,是未來繼續進修的基石。



2020年2月25日 星期二

旅鯨 - 生活在自然中

旅鯨 - 生活在自然中

這些年我常往菲律賓跑,菲律賓因為被殖民的關係,整體發展落後了台灣至少 40-60 年,我一直很想尋找人與自然在以前是如何共處的原貌。而菲律賓是一個非常適合的地點。

菲律賓是海島之國,有些島嶼之間是隔著淺灘與紅樹林,只需要步行就可以通過。所以當地人會配合潮汐,在適當的時間走過去另一個島嶼。

Max Mabitag Cañete 是很棒的當地 ECO 組織嚮導,這是他帶我們步行前往附近另一座島嶼的紀錄。當我隨著他的步伐往前途中遇到零星幾位當地人,一起在其中步行的時候,這雖然是他們的日常,但對我來說卻是非常珍貴的體驗。因為在台灣,已經沒有紅樹林可以讓你這樣放心的赤腳步行,更不可能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在台灣可能早已造好橋或填平了部分海域做成走道。

一開始我還很怕被海膽或東西刺到,穿著涼鞋阻力超大,完全跟不上他們的速度,雖然他很貼心的會放慢速度等我,但後來也就放開心,裸足跟上,雖然還是無法像他們走那麼快,但已經不至於落後太多。

我永遠都記得在紅樹林中涉水走著,一邊走潮水一邊退去,那流過腳邊的感覺。旁邊還有紅樹林蟹,小魚,漂流的海草。

或許在 60 年前的台灣也有,但現在只有在還沒被完全開發的地方才有了。感覺這一大片空白又補上了一小塊,很滿足。

2020年2月11日 星期二

旅鯨- 想念菲律賓



最近菲律賓禁航台灣了,特別讓人想念他。

其實菲律賓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轉捩點。重點是帶我去菲律賓的朋友翔哥。

在跟他去以前我也是觀光客心態,到了當地但心還是留在台灣,覺得很多事情都很落後甚至是破舊。並沒有特別喜歡菲律賓。

跟翔哥去菲律賓才真的有 local 的感覺,一起在街上漫步,在當地的餐廳跟菲律賓人一起用餐,看到他們真正生活的樣貌,甚至去看菲律賓的建案,看他們的繁榮也看他們鄉間的原始。

我才明白自己過去看得很膚淺。

慢慢的我開始自己規劃菲律賓的旅行,在習慣有大量資訊的環境後,一下子面臨幾乎都是未知的菲律賓,內心有很多恐懼。

但第一步跨出去了,後面也就沒那麼難,慢慢的我開始自己旅行菲律賓,離開了輕鬆好處理的景點,步入更少人的鄉間,到更不知名的離島去,看得越多覺得世界越開闊。

由於被殖民的關係,菲律賓的生活大概落後台灣 40-50 年,但也因此保留了許多原始的風貌。

過去我到日本會看到很多先進國家,完美整齊清潔的樣子,高雅的度假飯店,充足的旅遊資訊輔助,方便進步的生活。

但是在菲律賓我看到的是人如何與自然一起共存,我們曾經擁有什麼?現在又失去了什麼?

在一個又一個的鄉鎮,坐下來與當地人聊天,分享食物,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樂天與善意。

我時常想起一個朋友問我,如何有國際觀?

我想看這個世界,不只是國與國的國際觀,更是要有世界觀,地球觀,宇宙觀。全觀的理解才是完整的。

很多人在討論如何與自然共同生活,與自然共處,其實菲律賓有些人一輩子都是與自然一起作息生活著,他們身上就擁有著我們早已失落的自然智慧。

先不求高遠,何不從這些一輩子與自然生活的人們開始學習呢?

#旅鯨 #海洋塾 #海人想法 #自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