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潛水豆知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潛水豆知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

乾淨流動的海水對外傷的治癒力

前言:

由於在網路上很缺乏海水對身體治癒的資料,大多是恐怖的海洋弧菌感染,截肢送命的文。
這次剛好受傷,被海水給強力的治癒了,所以想特別寫下紀錄跟大家分享。

而且我也不是唯一感受到海水治癒力的,還包含了同行的 Eddie, 也是深刻感受。



11/15
這次我去到菲律賓南端的海洋去探點,意外騎車滑倒,導致身體右側大面積擦傷。但已經跟船家約好要出海,而且我也一直相信流動乾淨的海水,對於身體的治癒力,所以照原預定下海。

初下水時,傷口的極度刺痛讓整個身體都酸麻了。大概過了 20 分鐘以後酸麻感逐漸消失,在比較冰涼的海水層 28-29 度左右的感覺非常舒適。但30度以上的會感覺刺痛。

在大約泡 2.5 小時海水之後,只要不離開海水就不會感覺到不適。

上岸後觀察傷口大致上已經沒有流血,表層有薄薄的一層皮膜形成,這讓我大感訝異,因為過往在海中受傷的經驗大多是被礁岩割傷,表皮比較完整,只要清乾淨傷口,然後泡海水到不再流血,傷口收口,都會非常快好。這一次卻是大面積的表皮擦傷,按照常理來說,即使清潔敷藥後,最快也要一週以上才能收口結痂。但僅僅 2.5 小時的海水,就在表面形成了皮膜?實在快得不可思議。但傷口附近的紅腫發炎看起來還在。

回旅館後,有重新檢視傷口,消毒殺菌,上藥。

11/16
第二天早晨,傷口有一些組織液乾掉還有前一天的藥有點結晶化。一樣出門,大約中午左右下海,一樣刺痛,感覺傷口的藥在慢慢脫落,索性在海中搖晃手臂讓藥完整脫落,大概半小時上岸後看到一層白色類似漿膜,但不會亂流。

下午去了另一個流水較強處,可能因為中間騎機車交通,手臂的刺痛感比中午更痛,刺痛蘇麻了大概半小時才比較好。上岸後整個手臂的紅腫消退不少,表面有比較明顯的皮膜,乾燥後沒有流組織液,表層也可以輕微碰觸。

從沒有兩天就可以恢復到這種程度的經驗!
回旅館一樣消毒殺菌,但沒有上藥,因為紅腫已經消退許多,而且上藥似乎會結晶沾黏所以暫不上藥。



11/17
早上起床檢查,沒上藥果然就不會出現結晶沾黏的情況,紅腫消退得更多了,但輕微碰觸還是會有點痛。這兩天潛水份量有點太高,身體沒有恢復得很好,所以上午再多休息一下。

下午回南端流區潛水點,初下水時還是會刺痛,但比起前兩天還是有好一點。今天流水比較弱,也比較濁,大概一小時就上來了。

回民宿有消毒上藥。

11/18
今天探點結束,要回台灣了,所以無法再下海。
回台灣後消毒清潔,因為已經好大半,表皮也開始恢復,暫時不上藥。



11/19
打文章時的傷口紀錄




總結:

這次去菲律賓南部的海水真的是相對乾淨許多,也有保持流動,跟台灣的相比之下比較不會有黏膩感,身體也有很好的清潔效果,上來沒沖洗自然乾燥也不會覺得不舒服。

原本在台灣我就會尋找流動相對快速,乾淨的活水來協助傷口的復原,以往的成效也很好,但這次是好到誇張,很難想像以目前醫療的方式,這樣的傷口要多久才能復原。

3-4 週?如果中間處理不當可能直接就化膿感染。

回來查詢網路資訊後,發現都只有關於海洋弧菌感染的資訊,泡海水治病的只有一則「老人泡海水意外治癒皮膚病」http://www.epochtimes.com/b5/3/8/3/n352743.htm

下海要 20 年了,其間大大小小傷口經歷許多次,第一次是因為騎車摔倒,左手小指經過兩週的治療沒有好轉反而化膿發出臭味,所以選擇信任我下了好幾年的海,在 2 小時的潛水後,原本爛掉的肉都自己清乾淨了,也絲毫不會覺得疼痛。後來也沒上藥 3 天就自己好了。

自此以後,我有什麼傷口難好的,就直接去泡海水,在海裡的傷口更是會盡量泡到不流血收口後再上岸。

我也可以理解海洋弧菌的可怕,但親身經歷後,如果是流動良好乾淨的海水,那真的是很有療效。如果是骯髒不流動的那就完全無效,甚至會加重病情了。

另外,有好幾次傷口明明在海水裡收好了,也不會痛狀況良好,但上岸洗澡碰到自來水以後就幾乎是立刻紅腫發炎。這引發我對自來水是否乾淨的質疑。


以下提供我個人處理的方式給大家做參考:

1. 陸地上受傷如果附近就有好海水,可以直接下去泡海水消炎止痛。如果沒有還是要先清潔傷口,挑出泥沙,才能避免發炎。

2. 在海裡受傷,檢查沒有異物卡在組織後,可以用手先壓住傷口,泡在海水裡,剛開始幾分鐘會痛,但很快就會舒緩,等到放開沒有繼續流血後再上岸。

3. 如果無法持續利用海水治療,那上岸後還是要盡量清潔乾淨,保持乾燥,盡量不要包住傷口,可以使用專用消毒殺菌液,或是白藥水,清潔傷口。最後在抹上一層薄薄的皮膚藥膏即可。

4. 如果傷口有潰爛發炎狀態,請儘速就醫。



~ 願  大家潛水平安  下海能見度破30  處處有魚群 ~


2015年8月23日 星期日

潛水豆知識 : 簡易面鏡除霧

《潛水豆知識 : 簡易面鏡除霧》

需要工具:牙刷, 潔齒劑或有研磨效果的牙膏, 沙拉脫或洗碗精。

1. 洗淨面鏡
2. 使用牙刷沾水,再沾潔齒劑在面鏡內研磨,將毛細孔研磨掉
3. 使用沙拉脫將整副面鏡去油清洗乾淨
4. 呵氣在面鏡內測試有哪裡做的比較不好的,再多研磨。

日後如果起霧,大多是沾到防曬油或其他油脂類,只要使用沙拉脫洗淨即可。

※ 注意:塑膠面鏡不能使用研磨劑,僅僅需要去油即可!

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

簡易的閉氣時間延長法

《 潛水豆知識 》簡易的閉氣時間延長法

許多剛學自由潛水的朋友,都為了閉氣時間難以延長而感覺苦惱。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重點原則,就能夠讓閉氣時間延長,也會更輕鬆自在喔!


※ 放鬆:讓心跳降低安靜下來,肢體放鬆 ※ 

當你身體緊張時,心跳會加速,肌肉組織會緊張收縮,就會增加耗氧量。所以做好精神與身體的放鬆,就能夠降低耗氧,增加時間。

每次閉氣的間隔最好達到 3 分鐘以上,這樣比較能夠有足夠的休息。


※ 足夠的肺部換氣量 ※ 

適當的深呼吸,緩慢而且盡量深的呼吸,能夠增加肺部交換的空氣量,讓更多新鮮空氣進入肺部,才有辦法儲存更多氧氣。


※ 前一天適當的休息 ※ 

於練習的前一天,不要過勞,不要喝酒。潛水前 1 小時避免刺激性飲料或食物。不要吃太飽,避免燒烤或是油炸物。

讓身體處於乾淨輕鬆的狀態,也能幫助你做出良好的成績。


※ 時常練習 ※ 

有機會就在水中練習閉氣,習慣在有水的環境下閉氣,時常練習,成績也會慢慢進步。
(在沒有伴的時候請勿單獨練習,在家可以使用臉盆練習亦可)

※ 參與課程,請教練當場指導 ※ 

有經驗的教練能夠很快看出你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透過適當而正確的學習,能夠事半功倍,也許你的瓶頸,只是一個很小的問題。


〔北區自由潛水社〕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潛水豆知識 : 水溫

潛水豆知識:
「水溫與氣溫並沒有直接關係,相反的氣溫高時,容易覺得水溫低,氣溫低時,覺得水溫高。」



即使在大太陽時,也只有表層的海水會受熱,大概都不超過 1m,所以主要都是看海流。相對來說,如果寒流來襲,也比較不受影響。而室內泳池影響更小,水溫相對穩定。

所以寒流來時下水反而覺得溫暖,大太陽時反而覺得水溫低喔!

很微妙的,在海裡的海流是層次分明的,幾乎可以感覺到分隔線,有時視覺上也看得到層次!可以細心點觀察!

赤丸 看的到因為潮流造成冷熱交會,高低密度海水混和的波紋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潛水豆知識 - 集錦 1

[ 潛水豆知識 ] 2014-11-3
自由潛水上浮時,面鏡常會看到冒出氣泡。那並非是上浮時吐氣,而是在水下平壓時,平衡面鏡壓力與耳壓平衡時多餘沒回收的氣從面鏡邊緣冒出。